- 精華
- 0
- 帖子
- 0
- 經驗值
- 198
- 注冊時間
- 2016-8-14
- 媽幣
- 0
   
- 帖子
- 0
- 經驗值
- 198
- 注冊時間
- 2016-8-14
-
♦♦
-
媽媽網輕聊 給生活加點料
-
♦♦
-
媽媽網孕育 就是好用
-
♦♦
-
廣州媽媽網 廣州媽媽網,更懂廣州媽媽
|
過了暑假,寶貝們開始上幼兒園了,天氣轉涼,很多孩子正式開始了生病的節奏,就像害大姨媽一樣,有的孩子幾乎每月病一次,爸爸媽媽們也開始在痛苦中煎熬。
一提到寶貝的生病,爸媽們都是愁上眉梢,或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先來給大家寬寬心。其實成年人感冒2-4次/年,兒童感冒6-8次/年都是正常的,特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上學后,增加了更多與病毒接觸機會,孩子又不會照顧自己,很容易就中招。
那么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感冒的傳染要有感冒的病源(生病的人)和易感人群(幼兒、老人、孕婦),他們之間接觸,或者近距離的空氣傳播,就可以造成病毒感染。公眾場所恰恰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所以感冒的傳播在幼兒園也是無法避免的。
如果孩子不去人多的環境,感冒頻率會少很多,但是現代社會孩子又不可能在家教養,除了學習新的東西,還要與外界接觸,融入社會,所以不得不離家,這就需要與更多的細菌病毒不斷戰斗。這也是無奈的事。
如果班里有生病的孩子,很容易傳給其他人,孩子的口鼻等部位是病毒經常入侵的地方,一般會嗓子紅腫,扁桃腺發炎,引起發燒,經常達到39-40度,很嚇人阿,家長們都是在驚恐中度過。
體質好的孩子得病次數要少,這跟家長的體質和養育習慣直接相關。家長身體好,一般孩子身體也好;家長經常生病,孩子也好不到哪去。首先,家庭環境中,有人生病,最先受害者就是孩子,因為孩子的抵抗力最弱;其次,除了遺傳的影響,身體好的家長的生活方式和狀態,直接惠及到孩子。所以,家長努力做到少生病,孩子生病次數也會減少。
我們看看小朋友最容易得哪些疾病?
1、流感。
秋季是季節交替的時候,氣溫不恒定,孩子活動量大,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2、秋季腹瀉。
秋冬季腹瀉病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這種病毒在小寶寶體內一般有1至3天的潛伏期,發病時,大多數孩子會出現一些類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這些癥狀出現后的12小時至24小時之內,孩子就會開始不斷腹瀉。
3、手足口。
夏秋季比較常見,主要侵犯1-5歲兒童,可以出現散發也可以引起局部流行。夏秋之交易發病,9月是高峰期的最后一個月。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或由患兒摸過的玩具、小人書等物品經手入口傳染,因而傳染性較強。
4、過敏哮喘。
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容易導致孩子哮喘發作。
5、鼻炎。
秋季天氣干燥,空氣的污染比較嚴重,各種過敏因素容易\"招搖過市\",刺激孩子的鼻黏膜,引發過敏性鼻炎。
了解這些疾病,那如何讓孩子少生病呢?
一、克服上幼兒園的焦慮心理
當寶寶從一個被精心照顧的小環境進入到集體的大環境后,他的飲食起居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身邊的人和事都是比較陌生的,這樣生理上和精神上都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在精神上則體現為情緒的焦慮。
1、不做負面的心理暗示 父母特別是祖父母可能對寶寶上幼兒園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無意流露出來。寶寶是很敏感的,而且他很容易以父母的情緒來體會幼兒園,他會從大人的態度中 感覺到幼兒不是個有趣、安全的地方。諸如此類的話,甚至會讓孩子認為幼兒園黑黑暗,老師很嚴厲,從而對幼兒園產生抵觸甚至恐懼的心理。
2、少叮囑告誡 父母親不要在送寶寶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寶寶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二、創造良好的家庭衛生環境
1、房間經常打掃、不留死角
既然感冒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那么就要加強家里的衛生。有人說了,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太干凈反而容易得病,這又是一句沒有科學依據的老話,不足信啊。中國家庭的衛生狀況并不能令人滿意,家里死角多,灰土大,適合細菌病毒的生存繁殖和傳播,與歐美、日本的衛生狀況有較大差距。如果地面不干凈,病毒細菌也會隨著人員走動帶起的灰塵四處傳播。
2、家里要經常通風換氣
即便有空氣凈化器,也要進行室內、外的換氣,否則僅有室內內部循環,空氣凈化器也會變成一個病毒源。天氣冷的時候,也應該至少進行上、下午各半小時的開窗通風,以降低室內有害物質濃度。
三、注意飲食、睡眠,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
1、多喝水
喝水可以起到稀釋體內病毒的作用,加快新陳代謝,把有害物質排出。注意,不是喝飲料,飲料中含糖高和添加劑,對健康不利,如果糖分停留在咽喉部位,反而會成為病毒細菌的生長繁殖的樂土。如果孩子實在不愛喝白水,可以煮些梨水、檸檬水等。
2、吃得要營養全面,而不是所謂的吃好。
認為給孩子多吃肉蛋奶就是吃好了是不夠的,應該努力做到營養均衡、全面。人體需要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很多都是人體免疫物質的組成部分,是抗擊病毒的生力軍,怎么能少呢?有研究指出,每人每天要吃30多種東西才能營養全面,你家做到了嗎?估計中國人很難。這就要吃各種蔬菜、水果、干果、副食等。特別的,有些水果還有抗病作用,如火龍果、獼猴桃、蘋果等。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偏甜、偏咸、油炸的食物,新鮮食物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而加工的食品中很多有益物質已經消失了。
3、孩子要盡量多睡覺
中國孩子普遍睡眠不足,小學最好保證9-10小時,幼兒園要10小時以上,但是大部分家庭都做不到。睡眠充足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免疫系統得到充足的休息,才更更好地抗擊敵人。
4、孩子要勤洗手
研究顯示,洗手次數多的比洗得少的孩子感冒次數少。孩子活潑好動,會摸各種東西,病毒粘到手上可存活70小時,勤洗手會減少病毒入侵人體的幾率。
四、注意增減衣物
由于秋天天氣變化快、溫差較大,今天艷陽高照、明天就陰雨連綿。家長要每天看天氣預報,根據氣溫和天氣狀況來給孩子穿衣,同時做好一天中的衣物增減。幼兒早上入園時應加件外套,到了幼兒園由老師提醒把外套脫下,放學時家長來接再穿回去,這樣就避免幼兒在路上著涼。
五、多在室外活動
現在很多孩子變成了溫室花朵,大部分時間呆在室內,很少在室外活動。室外活動必不可少,益處多多。時刻不要忘了人是動物的這個自然屬性,如果老呆在屋里,肯定要退化了。陽光不僅能促進鈣的吸收,也能造就陽光型的孩子,健康快樂的身心也是抗敵的有力武器。經過鍛煉,體質好了,對冷空氣的抵抗力也增強了。在室外,可以和家長玩親子游戲,也可以和小伙伴玩球類、跑跑跳跳,捉迷藏,都行。 來自[廣州媽媽Android版] |
回帖推薦
妞妞65911700 發表于13樓
查看完整內容
我家兩個寶貝身體算好,一年大概感冒幾次,不過每次多喝點水或喂點感冒藥就好了。可能跟大人體質有關,我和他爸爸也很少感冒,不知道有沒有與我們每天喝青汁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