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華
- 20
- 帖子
- 1289
- 經驗值
- 16508
- 注冊時間
- 2015-5-28
- 媽幣
- 13509
         
- 帖子
- 1289
- 經驗值
- 16508
- 注冊時間
- 2015-5-28
- BB生日
- 2015-09-11
-
♦♦
-
媽媽網輕聊 給生活加點料
-
♦♦
-
媽媽網孕育 就是好用
-
♦♦
-
廣州媽媽網 廣州媽媽網,更懂廣州媽媽
|
本帖最后由 撒尼叔叔 于 2016-12-7 14:44 編輯
大家都聽過米其林餐廳,在國外能得到米其林評星的餐廳感覺是餐飲界的最高榮譽了。但是你知道米其林的評星標準是什么嗎?來普及一下。
一顆星★(very good cooking):順路經過時值得停車一試的好餐廳。
兩顆星★★(excellent cooking) :提供極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值得繞道前往,但所費不貲。
三顆星★★★(exceptional cuisine):完美而登峰造極的廚藝,值得專程前往,但是要花一大筆錢。
-
也許大家發現了。這評星標準好像跟開車旅行都有關系啊。沒錯,因為米其林本身就是做汽車輪胎出身的,它的餐廳標準自然跟旅行有關。但是今天不說這個,只是借這個引子,來說一說:有沒有一個地方,你會專門為那里的美食而去旅行的?
撒尼叔叔因為以前工作的原因,整個中國除了西藏、新疆、甘肅這三個省沒去過,其他地方都去過了。除了工作,除了去當地最著名的景點到此一游,做重要的就是想盡辦法尋找當地的美食。所以我感覺說這個話題我還算是有那么一點經驗的。
當然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美食都能夠說上一天的。我只是說我其中的一點感受。要說我之前專門為一個地方的美食而安排的旅行,那就只有臺灣了。大家肯定以為我要在這里贊美臺灣的美食。其實剛好相反,臺灣傳說中的美食,是讓我這個廣東人有些失望的。
我是臺北進,高雄出,貫穿了整個臺灣。每一個我要去的地方我都做好了充分的美食攻略,哪里的夜市或餐廳最出名?當地什么美食最好吃?第一次去肯定也是收集去過的前輩們的攻略自己再整理。一路下來也是基本按照美食攻略吃了一遍,甚至看到排很長隊的店也去湊熱鬧買一份。
-
熱鬧擁擠的臺北夜市
-
各種小吃目不暇接
吃到最后一站高雄的時候說實話已經吃不動了,一來確實是一個多星期一直沒停過,二來也是對臺灣的美食開始失望。我一直比較困惑,為什么網上幾乎所有的人對臺灣的美食都贊不絕口?負面的意見很少?是我的口味特別,太挑剔嗎?于是我親自問了幾個去過臺灣的朋友。他們大部分人的反饋是“也就那樣”“一般般”。
于是我自己總結出兩個原因:一個是大部分人好不容易去一次臺灣,回來寫游記攻略通常都會寫得幸福和美好。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因為我生活在廣東省廣州市。前面我說過,我去過國內大部分地方,如果說到美食,整體來說,在我心里還真沒有哪里能夠比得上廣州的。
這才是我要說的重點。如果因為美食而去一個地方旅行,我會選廣州,我會因為美食愛上這座城市。
喜歡臺灣或者自己家鄉美食的人千萬別噴我,聲明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而已。因為這跟地域的飲食習慣以及個人口味是密切相關的。而且我說的是整體。而不是單說某一款美食。
“食在廣州”是因為廣州飲食食材廣泛: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下游的,廣州人都能納入餐桌。因為臨海,同時在南方,物產豐富,所以有食在廣州的說法。
大多數人都知道,川菜東北菜湘菜味重,而粵菜味淡,講究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追求食材的新鮮和食材的多樣化,但很多習慣外地飲食的朋友對于飲食大多把重點放在了味道上。
吃在廣州這個話題實在太大,我感覺自己實在把控不住。我就從早到晚的時間線索把廣州的一些經典美食帶出來吧。
早茶:
飲早茶自清朝時間就已在廣州盛行。多年前,外地人都以為廣東人的早茶就是早上喝茶,后面也都了解了,喝早茶也就是喝茶的同時吃一些點心,把早餐也解決了。既是“早茶”,茶水自然少不了,常見的有普洱、紅茶、鐵觀音、菊花等,茶水微澀,與味道濃郁的茶點恰是絕妙組合。
早茶最經典的點心就是“四大天王”了:分別是: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這四種點心代表了廣式早茶美食的精髓。
-
叉燒包
-
蛋撻
-
干蒸燒賣
-
蝦餃
廣東人喝茶的品種遠不止這些。還有近百種的點心我在這里就不一一說了。
-
午飯:
大部分人上班時間,午飯都隨便對付一下外面吃個盒飯。燒臘飯,又是廣州的經典。其中燒鵝飯、叉燒飯、油雞飯又是其中經典。還有一個派系煲仔飯也是名聲在外。
-
剛出爐的燒鵝,我一直覺得廣東燒鵝一點都不比北京烤鴨差。
-
經典的叉燒碟頭飯
-
臘味煲仔飯
燒味這東西,對于廣東人來說,雖然平凡,卻總是能令飯桌上添點亮色的食物。猶記得小時,家里來了客人便會直奔燒味檔“斬料”意思就是加菜,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廣式燒臘一般分為燒味類、鹵味類、臘味類三種:
1、燒味類有燒乳豬、燒鵝、燒鴨、燒乳鴿、燒枚叉、燒排骨、燒雞翅等;
2、鹵味類有白切雞、白云豬手、鹵水鵝、鹵水鴨、鹵水腸等;
3、臘味類有各種臘腸、臘肉、臘鴨等。
-
鹵水鵝掌翼
晚飯:
廣州人最重視晚餐。而花3個小時煲一個老火湯,算是其中最講究的儀式。
廣府人喝老火湯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標志。先上湯,后上菜,也成為廣州宴席的既定流程。
-
本地人家里的家庭主婦個個都能拿出煲湯的絕活。所以,有一種觀點,老火湯的歷史就是廣東女人的歷史。在廣東有一句俗話:女人不會生小孩不要緊,但不能不會煲湯。可見老火湯在這里,對于廣州的家庭的重要性。
-
宵夜:
宵夜這個詞本身就是從廣州這里起源的。而大排檔又是承載宵夜最好的落腳點。
宵夜,就是在晚晚餐之后的再吃的餐,時間特指晚上10點后至凌晨4時前,因凌晨4時開始是廣東早茶時間。城市當中,夜宵跟正餐的選擇幾乎沒有分別,而青少年開始到接近晚年常有吃夜宵的習慣,這因為工作或娛樂時間延長所致。夜宵較晚餐多了一些不容易吃飽的小吃,例如燒烤、糖水、以及小炒等。
-
炭燒生蠔
-
砂鍋粥
-
干炒牛河
-
炒螺
-
琳瑯滿目的甜品,充滿老廣情調
-
滋潤的蓮子百合雪耳雞蛋糖水
基本上廣州人一天從早上到晚上最具代表性的飲食差不多就是這些了。當然還有很多名菜、小吃就無法一一記錄。吃,廣州話叫“食”。已經是滲透入廣州人骨子里和生活中的。
廣州人真的是什么都吃食的。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什么吃嬰兒吃老鼠。而是在廣州話里面,有很多很多詞匯都帶個“食”字,可見食在廣州人心目中有多重要!下面隨便舉一些例子,可能只有真正的廣州人能看得懂:
食白果(即沒得到應得的效果、白費功夫。)
食大茶飯(比喻做大買賣,多指作大案,即從事重大非法活動。)
食夾棍(比喻兩面受壓,左右為難。)
食九大簋(指吃豐富大餐。)
食詐糊(比如因判斷錯誤而造成虛假局面)
食谷種(到了山窮水盡的田地,再無東西賴以依靠了)
食得咸魚抵得渴(表示某件事情,你要是選擇了或者答應了,就不要后悔、就要勇于負責到底或承擔到底的意思。)
食檸檬(給別人吃檸檬,就是給別人一個軟釘子碰,讓他碰壁尷尬的意思。)
食碗面反碗底(比喻做這種事的人忘恩負義,忘掉他人給飯之恩。)
食腦(靠用腦來獲得收獲)
食死貓(受冤枉背黑鍋。)
食蕉(其實就系叫人食屎。)
這種跟吃有關的日常生動用語應該還有很多,同學們有興趣的可以跟上補充。我不能再寫下去,寫關于吃方面的實在是越寫越餓了。叔叔要趕緊去吃點東西補充一下。喜歡研究吃的吃貨們也可以關注 [撒尼叔叔] 公眾H哦。
|
回帖推薦
7aikk 發表于20樓
查看完整內容
好玩的地方可多著呢!去年我去了趟雁蕩山。樓主是想旅行嗎?選好目的地之后,別忘了去途家網提前預定住宿,在這里能找到一些便宜又好的民宿,價格也實在
|